李章洙表示韓國校園足球有助於孩子們大學申請加分,進入國家隊則更具優勢

來源:微信2025-08-16 12:32

8月16日訊 據《足球報》報道,8月15日晚間,湖南衡陽船山英語學校舉行了第二屆百年名校杯賽事,李章洙再次主持大師講堂,為數百名足球少年和校園足球從業者分享了跨國校園足球的經驗。

在與13至15歲這一花季少年交流時,李章洙首先強調,享受足球的樂趣是最重要的,而非過於關註成績。他相信,這群年輕人中未來可能會有許多人繼續踢足球長達二十年,而沒有快樂和熱情的推動力,他們很難保持如此長久的足球生涯。

李章洙指出,16歲是球員個體技術發展的一個“年齡瓶頸”,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,大部分球員在16歲時已經形成了80%到90%的個人技術。他認為,13至15歲這個階段應更加重視技術的培養,而體能和戰術素養則可以在成年後進一步提升。他將球員分為天賦型和努力型兩類,努力型球員占絕大多數,李章洙希望每位同學能更加刻苦訓練,努力和汗水是實現足球夢想的唯一道路,並無捷徑可走。

在被問及是否希望成為職業球員或者出國留洋時,不少足球少年堅定地舉起手來。李章洙進一步分享了韓國校園足球的培養體系,強調韓國的青訓始終以校園為基礎。雖然韓國的教育考試要求嚴格,但青少年球員在成長期的學業要求並沒有放松。

北京市一〇一中學校隊主教練李東峰提出了一個大家都關心的“時間管理”難題——如何平衡學習與訓練、比賽的時間,以確保孩子們在學業和足球之間不偏廢。對此,李章洙特別強調了韓國校園足球“以賽代練”的優勢,指出孩子們在周末及寒暑假期間參加眾多比賽,通常每年至少有30到40場。同時,韓國校園足球極為重視團隊合作精神,高中三年的過程中,球隊成績會帶來額外的激勵機制,球隊的正式比賽成績會有相應的加分,達到一定分數的球員可以順利進入大學。不同的成績對應著不同的大學選擇,若能入選相應年齡段的國少隊或國青隊,還會獲得額外加分。

延伸這個討論,李章洙拋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反向問題:大學畢業是否能保障學生們在未來事業上取得成功?如果大學和足球的淘汰率相仿,是否說明這兩條人生道路的差異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顯著?這個問題為大家對校園足球的討論提供了不同的視角。

聲明: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