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暉再揭真相:中國足球難以突破竟然是數學題難倒了大家

來源:直播吧2025-08-15 14:33

在與《東方體育日報》的專訪中,謝暉這位昔日國腳談到了留洋的話題,真是讓人忍俊不禁。咱們來看他回憶往昔,1998年那會兒,他離出國踢球的機會就差一步,心裏的渴望就像小孩子看見糖果一樣,恨不得立馬咬上一口。畢竟,範誌毅和楊晨已經踏出國門,自己卻連個腳步都邁不出去,不由得心急如焚,最後在俱樂部拍桌子抗議,簡直是個“叛逆的小青年”。

他提到當年的留洋收入,雖然比國內多,但那也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,就像當年販賣希望的中介一樣,收入可不是“橫掃一切”的。相比之下,國內的贏球獎金構成復雜,簡直是個拼圖遊戲。可舍不得這個的同時,他又調侃道:“你再好,你也不能把這個模式生搬硬套到國內。”唉,說得真是擲地有聲,不是每位有夢想的球員都能在國內找到自己的動力。

更讓人覺得好笑的是,謝暉提到如今的中超球員,甚至連出國的勇氣都沒有,畢竟,頂薪一拿在手,舒適區真的就把他們捆死在了溫床裏。那些不想出國的球員,哪怕已經是國家隊主力,也確實過得瀟瀟灑灑。可這就意味著競爭的缺失,收入雖不錯,但實力提高的機會又去哪了呢?

當談及未來留洋的希望時,他非常幹脆地表示,2007年及以後出生的小球員,留洋的機會可就多得多了。是啊,專業的足球技能培訓和年輕球員的覺醒,或許真能改變這個“出國難”的現狀。但別忘了,人才的培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這是個漫長的積累過程。

謝暉又拋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觀點,時光荏苒,20年前我國的足球水平和韓國、日本等國差不多。然而,如今日本已經和世界接軌,除了許多留洋球員,原來那些與我們同級別的球隊,如今都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。難道我們這一代真的只能在自我安慰中沈淪?

在談及外援標準時,謝暉無意中點出了一個“足球是純粹的”真相:只要你的實力達到標準,所謂的文化和語言障礙統統可以拋到一邊。看看那些日本球員,不一樣的照樣在球場上大放異彩,原來實力即便是“無聲勝有聲”的強烈控訴。

在這過程中,謝暉似乎在嘆息著:真正的阻礙往往是自己,想太多反而成了負累。說好足球取決於能力,外在的那些口水仗,不如先把球踢好,再說其他。果然,清醒的頭腦終究是打破瓶頸的關鍵。

聲明: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