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協評議引發媒體討論:聚焦俱樂部申訴與輿論熱點,爭議話題全面涵蓋

來源:微博2025-05-01 18:50

5月1日訊 今日,中國足協對近期幾場比賽的判罰進行了官方評議,涉及到上海海港與成都蓉城的比賽中,魏震踩踏胡荷韜的事件和吾米提江鏟倒費利佩的判罰均被確認無誤。此外,武漢三鎮對陣天津津門虎的比賽中,三鎮的第一個進球也被認定為有效。

針對這些判罰,媒體人陸洋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看法。他指出,官方的裁判評議通常是針對俱樂部的申訴和公眾關註的議題,能夠覆蓋大部分的爭議。然而,對於一些較少熱度但更具趣味性的判罰,評議可能會錯過。例如,在武漢三鎮對天津津門虎的比賽中,三鎮的首個進球最初看似毫無爭議,但VAR建議主裁判重看回放,這讓人聯想起亞洲杯上因相似判罰被吹掉的朱辰傑進球。當時采用了“無限信任防守方處理球能力”的原則,導致攻方越位的判罰顯得格外嚴格,冤屈了球員。

而此次主裁判采取了更合理的做法,這一決定也並未引起失利方的強烈異議。但值得註意的是,主裁判與VAR在裁決尺度上的不一致,可能會在未來的類似情況下造成影響。對此,公眾有必要了解裁罰規則的變化與適用的尺度。

另一個引發討論的判罰出現在海港和對手的比賽中,在下半場徐新射門前,攻方的兩次傳球被判罰越位。然而,慢鏡頭回放顯示攻方球員並沒有處於越位位置。這一判罰的提前決定,影響了海港的進球機會,卻因為對方未提出異議,使得該事件未能獲得應有的關註。在VAR時代,越位的判罰已逐漸習慣於延時舉旗與吹哨,裁判的決定是否與原則相符,這值得深入探討。

陸洋指出,當前的評議主要解決球隊和球迷對判罰公正性的疑問,但在判罰尺度與原則的解讀上,公開的信息同樣重要。他建議,當比賽中主裁判與VAR存有顯著分歧時,是否可以統一進行評議,無論申訴與否。畢竟本賽季已經出現多次類似情況,而全面的公開評議將有助於提升裁判工作的透明度與公信力。

聲明: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及真實性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
關於我們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奧分體育版權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