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新聞周刊2025-08-21 00:37
在8月20日的男籃亞洲杯決賽上,中國男籃與澳大利亞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抗,最終以89-90的微弱差距遺憾落敗,屈居亞軍。賽事之後,媒體人趙環宇在接受《中國新聞周刊》采訪時,對王俊傑的成長經歷與中國籃球的未來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趙環宇曾在職業女籃俱樂部擔任管理職務,他對於青訓有著深刻的研究。他認為,若中國籃球希望培養出更多像王俊傑這樣的年輕人才,就必須轉變基層籃球的培養模式。他指出,當前許多基層教練都希望學生能夠掌握紮實的基本功,但在現實中又面臨著學業與訓練時間的雙重壓力,使得基礎訓練的成效極其緩慢。這種現象,使得在短期內獲得比賽成績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。
“教練們往往處於贏得比賽和冠軍的壓力下,而球員也在追求通過賽事成績獲取運動員等級證書,這導致了不少短視的訓練方式。”趙環宇如是說。他具體提到,一些教練只對那些天賦異稟的大個子給予耐心與關註,而對於身材較矮的球員缺乏相應的培養。此外,一些教練也將孩子們固定於特定位置,只讓他們練習相應的技能,甚至傾向於通過全場緊逼的策略尋找對手的短板。
他指出,這些訓練方式可能在短期內見效,但對孩子們未來的發展無疑存在隱患,因為這樣的訓練方法過於強調個別天賦,容易形成技能單一化。而基層教練在面對眼前的壓力時,無暇顧及孩子們更長遠的成長。
不少籃球業內觀察者認為,海亮中學為基層籃球的培養樹立了優秀的榜樣。王俊傑身高2.06米,卻避免了早早走上技能單一化的道路。從不同年齡段的比賽表現來看,王俊傑不僅具備高大個子應有的優勢,還展現了其靈活的運球、出色的投籃技巧及復雜的變向動作,使得防守者難以應對。
鄭博文回憶起王俊傑在中學時代的訓練,他提到,自個兒的細致技術磨練主要在加練環節進行,而在全隊訓練時,教練組則會強調“運、傳、投”三方面的全面基礎,確保每位球員都能夠打牢基本功。
"無論是小身材的後衛還是高大的內線球員,大家都能將兩者的技術有效結合,讓每個孩子無論走到何方,基本功都能紮實穩固。"鄭博文自信地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