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微博2025-07-29 22:51
在昨日的團結杯比賽中,廣東全運會男籃以84-87惜敗於巴西男籃。這場比賽的暫停期間,教練杜鋒與他的弟子徐昕之間似乎出現了激烈的爭執,情緒高漲的兩人一度互相對峙,最終不得不被旁人分開。此事引起了廣泛的關註,媒體人付政浩對此進行了評論。
在此之前,中國男籃在與波黑隊的熱身賽中,教練郭士強同樣因一時激動,怒罵連連。籃球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壓力與挑戰,教練的角色更是異常艱難。古話有雲:“寧管千軍萬馬,不管十二個大褲衩。”這說明了教練的管理並不容易,特別是在場上時,慈悲對於掌控全局是無效的。為了確保球隊的絕對服從,很多教練常常表現出強硬的一面,對球員的錯誤直言不諱,被批評得毫無留情。比賽中最忌諱的,往往就是那些強烈的競爭意識帶來的衝突。不同的教練總有自己獨特的溝通方式,正如電影《火鍋藝術家》中的經典臺詞所說:“出口成臟,不帶臟字不會說話。”
自從2020年CBA復賽以來,場上甚至一度嘗試在替補席上安裝收音麥克風,從而讓觀眾能夠清楚地聽到教練們如何布置戰術。這一做法為不少球迷提供了近距離觀察比賽的機會,然而這種嘗試並未持續太久,收音設備很快被撤走,不僅因為戰術可能外泄,更因為教練們的臟話及激烈的言辭在觀眾面前顯得極其刺耳,損害了賽事的形象。
與過去球員被嚴厲教訓的情況不同,現在00後的年輕球員已不再容忍過激的言辭,他們面對這樣的情緒反應時,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擊。筆者曾采訪過幾位國青隊的年輕球員,他們都渴望未來能遇到那些溫文爾雅、嚴格要求並不越界的教練。
我們可以理解教練在比賽中爭勝的激情,但這並不是利用汙言穢語的理由。體育的精神在於尊重與拼搏,面對如此明顯的現象,我們不禁要問:何時才能消除教練們口出臟話的尷尬境地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