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CBS2025-05-09 20:45
在論證斯蒂芬-庫裏仍然是當今NBA最有價值球員的過程中,勇士與森林狼的第二場比賽簡直是個血淋淋的教科書案例。勇士在這個系列賽中慘敗117比93,可謂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。缺少庫裏的勇士像是失去了靈魂,打得令人咂舌,某些時刻更是極其低迷,簡直不忍直視。
此時系列賽大比分已經扳成1比1平,下一場將回到舊金山進行對決。而即便勇士急需庫裏的回歸,他可能仍要缺席到第五場。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比賽中,勇士至少要拿下一場勝利,以便撐到庫裏重返賽場的那天。除非那個所謂的“季後賽吉米”真的有本事站出來,否則勇士將如同無頭蒼蠅一般。
然而在第二場比賽中,巴特勒依舊是那個願意“串聯全隊”的球員。在庫裏缺陣、勇士需要他大力得分的時候,小夥子竟然在前三節只出手9次,顯得無比吝嗇,簡直讓人懷疑他的得分意欲。他的9次出手大部分是迫不得已,或者是因為時間所迫,抑或是森林狼毫無保留地送上了空位機會。巴特勒似乎總是在安全邊緣遊走,而這種猶豫的態度讓人不禁為他擔心。
盡管在首場比賽中交出了20分、11籃板、8助攻的全面數據,但巴特勒的得分能力似乎更像是刮刮樂,靠著運氣而非自我創造。他是個典型的機會主義者,只有當盤子上的菜沒了,他才想起去盤子裏添點東西,完全沒了一副主攻的氣魄。在進攻上,他寧願將球轉給三分線外的盧尼,寧可錯失良機,也不願擔當得分重任。
不知不覺間,巴特勒所帶來的積極影響被他的消極進攻欲給掩蓋了。自從交易截止日以來,巴特勒如同一陣清風,但若他真心想贏,何不主動承擔一些得分責任呢?他反復強調的“我會因時而動”,是否只是在為自己的選擇尋找借口?如果連庫裏缺陣這樣的時刻都能當成“沒必要”的機會,那所謂的高光時刻又會是何時?
說什麼“我沒有負擔或期待,我只是用正確的方式打球”,聽起來高大上,但實則讓人心寒。難道這真是他在球隊急需得分之際卻拒絕出手的理由?無非是在找個借口罷了。他明明可以在庫裏缺陣、進攻陷入窘境的情況下輕松拿到40分,卻選擇了保留實力,給人以“真是個藏龍臥虎”的無奈。
或許巴特勒背後還有難言之隱,比如受傷影響了他的表現,又或者他在蓄力,準備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大爆發?但是,如果他真如他所言只是想讓隊友打得舒服,那麼他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。畢竟,季後賽的舞臺從來不等人,真正的競爭者應該是只爭朝夕的。
巴特勒雖仍是優秀球員,但他若想實現與勇士的完美搭配,首先需要打破自己設下的限制,找尋那曾經的英雄氣概!